春日餐桌的“野”味:国内常见野菜大盘点之荠菜
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,野菜资源丰富多样,它们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美味,还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。闲乎游玩为您介绍一些国内常见的、可食用野菜的基础信息,包括分布区域、采摘时间及生长地点。春暖花开,带上家人,一起去挖野菜吧~
1. 荠菜
- 别名:扁锅铲菜、地丁菜、护生草、靡草、花花菜、菱角菜、地米菜、枕头草、粽子菜、三角草等。
- 主要分布区域: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,在中国各地均有生长。
- 挖野菜月份:春季 3-5 月是挖荠菜的好时机,此时荠菜鲜嫩可口;秋季部分地区也能挖到荠菜。
- 生长地点:常见于田野、路旁、山坡、庭园、沟边及菜地上等。
- 基本介绍:荠菜为十字花科荠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高 10-50 厘米,耐寒性强,喜冷凉湿润的气候,对土壤要求不严,有板叶荠菜、散叶荠菜等品种。
- 外貌形状:
- 根:主根细长圆柱形,白色,支根多数。
- 茎:直立,常单一或茎中上部分枝。
- 叶: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,大头羽状分裂,顶裂片卵形至长圆形,侧裂片 3-8 对;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,基部箭形抱茎,边缘有缺刻或锯齿。
- 花: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,花小,花瓣4,白色,呈匙形或倒卵形。
- 果实: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,扁平,无毛,顶端微凹,种子 2 行,长椭圆形,浅褐色。
- 味道: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,味道清甜。
- 做法吃法:
- 做馅:可与猪肉、鸡蛋等搭配制成馅料,包饺子、馄饨、包子等,味道鲜美。
- 凉拌:洗净焯水后,加入调料凉拌,口感清爽。
- 炒食:与鸡蛋、豆腐、肉丝等一起炒制,营养丰富。
- 煮汤:用来煮鸡蛋、做荠菜豆腐羹、荠菜大酱汤等,为汤增添清香。
- 其他:还能做成荠菜素烧卖,或用猪油清炒,下火锅烫食等。
- 功效:
- 营养功效: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钙、磷、铁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能为人体补充营养。
- 药用功效:全草入药,味甘,性平,有凉血止血、清热利尿、明目降压等作用,可用于肾结核尿血、产后子宫出血、高血压病、感冒发热、肾炎水肿等病症。
- 用途:
- 食用用途:是常见野菜,可做成多种菜肴,为餐桌增添风味。
- 药用用途:作为中药材,可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和调理。
- 生态用途:种子含油 20%-30%,可用于制皂和油漆。
- 注意事项:
- 食用注意:荠菜性凉,脾胃虚寒者应适量食用。过敏体质者食用前需谨慎,以防过敏。
- 采挖注意:不要在污染区域采挖,如靠近公路、工厂等地,避免食用受污染的荠菜。采挖时不要过度,保护生态环境。
- 药用注意:如需药用,应遵循医嘱,不可自行随意使用,以免用药不当。
创建时间:2025-03-17 10:35